7月30日,臺風“竹節草”以強熱帶風暴級不斷逼近嘉興,中心風力達10級,伴隨暴雨和風暴潮。在這場臺風與高溫的雙重考驗下,嘉興東方氫港加氫站已于昨日緊急啟動高溫環境下壓力容器專項檢查培訓,以“防臺+防暑”雙線作戰模式,確保氫能設施安全運行,為能源安全與民生保障交出高分答卷。

臺風“竹節草”逼近,加氫站為何聚焦壓力容器?
臺風“竹節草”登陸前,浙江沿海地區已連續多日高溫。加氫站的核心設備——高壓儲氫罐、液氫儲罐及氫氣管道,在高溫與臺風疊加環境下面臨雙重挑戰:
一、高溫風險:
1、液氫儲罐需維持-253℃極低溫,高溫可能導致絕熱材料失效,引發氫氣蒸發壓力驟升;
2、高壓氣態儲氫罐(如35MPa/70MPa容器)在高溫下材料強度下降,若安全閥故障,可能引發超壓爆炸。
二、臺風風險:
1、強風可能導致加氫站戶外設備傾斜、管道斷裂;
2、暴雨可能引發站內積水,浸泡電氣控制系統,造成氫氣泄漏或設備短路。
典型案例:2024年某地加氫站因高溫導致液氫儲罐壓力異常,緊急泄壓后通過噴淋降溫化解危機。此次事件為行業敲響警鐘,嘉興東方氫港加氫站此次培訓正是未雨綢繆之舉。

在嘉興東方氫港加氫站站長楊歌的帶領下,組織加氫站值守員工開展“高溫+臺風”雙場景壓力容器安全培訓,內容主要包含了可能出現的后果或問題、事前注意事項及應對防范要點、事中事后處置措施三大核心模塊。此次培訓嚴格遵循《特種設備安全法》及《加氫站安全技術規范》,確保操作合規性。



此次培訓不僅守護了加氫站自身安全,更避免了氫氣泄漏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為新能源基礎設施應對極端天氣提供了“氫港樣本”。在臺風與高溫的雙重考驗下,嘉興東方氫港加氫站以“科學培訓+智能監測+協同聯動”構建起立體化安全防線。壓力容器的安全,就是氫能時代的生命線。
未來,隨著固態儲氫等新技術的普及,加氫站的安全管理將邁向更高水平,但此刻的堅守與擔當,已為行業樹立了標桿。
臺風終將過去,而安全永遠在路上。 嘉興東方氫港加氫站的實踐證明:唯有未雨綢繆、精益求精,方能在極端天氣中守護綠色能源的穩定供應,為“雙碳”目標貢獻堅實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