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逐步推進,由中車長客自主研制的我國首列氫能市域列車完成了運行試驗,列車成功實現了全系統、全場景、多層級的性能驗證。這也標志著氫能在軌道交通領域應用取得新突破。

總臺記者 苑競瑋: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位于吉林長春西郊的中車長客列車試驗線現場,此刻在我身后的就是中車長客研制的全國首列氫能源的市域列車。
列車的頂部搭載了氫能電池系統,通過電化學反應進行發電,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產物只有水,沒有任何二氧化碳或污染物的排放,非常符合節能減排和綠色清潔的發展趨勢。

走進車廂,您會發現它比地鐵更寬敞,它的最高時速為160公里。列車的內飾外觀都在提醒乘客,這是一趟綠色旅程。
據了解,列車單次加氫續航可達1000公里,這是個什么概念呢?長春到沈陽單程是310公里,也就是說單次加氫從長春到沈陽往返,這趟列車中間都無需任何補能。
成功研制以來,列車開展了不同速度等級下能耗、續航里程、可靠性、制動、動力學等整車試驗,首次驗證了氫能列車在-35℃至35℃環境區間下的實際性能,目前試驗結果中各指標均達到車輛設計要求。